晨钟讲坛·虚拟教研室“四史专题”系列课程第三讲顺利开讲

发布者:王迪发布时间:2022-05-26浏览次数:274

为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探索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现实路径,近期,由yl12311线路检测主办的晨钟讲坛·虚拟教研室“四史专题”系列课程第三讲在学院208教室顺利开讲。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本硕博的部分学生代表参与线下课程录制,人民公开课和文华在线提供技术支持。

“四史专题”系列课程第三讲,由yl12311线路检测讲师吴淑丽担任主讲教师,课程主题为“张力与平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变迁”。吴老师首先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讲起,指出选择这一主题的原因。吴老师指出,农村问题很繁杂,若要对其加以缕析,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是理解该问题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二者具有根本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在乡村变迁的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也呈现一定的张力。

吴老师主要分四个阶段带领同学们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乡村变迁。第一是土地改革:启发与觉悟。旧中国时期的农民是按照宗族和情感关系,而不是按阶级关系看待彼此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甚至消解了相互之间的阶级矛盾。中国共产党运用阶级分析的视角,通过确立土地改革总路线、派驻工作队,借用“诉苦”、“算账”等方式启发农民的阶级意识,促使其了解自身所处境遇,从而在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

第二是合作化:推动与回应。互助合作是农民自古以来的农作传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互助组,其制度基础是清晰的土地私有产权,劳动互换和集资购买农具是依附于私有制的补充性和辅助性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互助组部分解散和初显的贫富分化等问题,山西省委与华北局展开激烈讨论。毛泽东支持了山西省委通过在互助组内增进“公共积累”和“按劳分配”比重,来逐步否定私有基础的做法。由此开启了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进程。通过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第三是人民公社:坚持与调试。“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社体制,前承“合作化”后启“包产到户”,在我国农村持续了二十多年。该体制之所以稳定下来的重要原因在于人民公社以自然村落为基准设立生产队,在革命与传统之间为农民提供了合适的生活空间。

第四是家庭联产:冲破与挑战。囿于集体化时期“工分制”的弊端,中国共产党决定尊重农民的生产需求,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年实践的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也将是乡村振兴需要着力解决的方面。

 

吴淑丽老师指出,通过回顾整个变迁历程,我们会发现,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了国家整体战略与农民现实需求、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组织形态、政党领导先进性与农民觉悟程度等不同方面的“张力”关系,这是乡村善治的重要原因。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仍有一些张力关系需要平衡。比如,经营体制方面要处理好集体经济与小农户经营的关系;组织基础方面要平衡好党的领导与社会内生力量的关系;在乡村秩序方面要协调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制的关系;在功能定位方面要平衡好农村的基础地位与发展空间的关系。

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一方面对乡村变迁中不同关系的“张力与平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体悟到悠久且灿烂的农耕文明是中国式乡村振兴的独特风采。

图片来源:人民公开课、文华在线

文案来源:张楠